2021年1月23日上午10點整,捺山科普開放日啟動儀式在捺山地質公園,《時間簡史-捺山地質博物館》報告廳中舉行,捺山地質公園被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評為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出席的領導和嘉賓有:江蘇省科學協會科普部三級調研員范正銀先生、揚州市科協副主席王德平先生、揚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陳玲春女士、儀征市科協主席唐濟學先生、儀征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竇忠根先生、儀征市科協副主席吳素琴女士、月塘鎮黨委副書記謝超女士、儀征捺山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旭先生,和來自社會的廣大科普愛好者。
本次活動分為以下四個模塊: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宣布捺山科普開放日正式啟動、宣布地質博物館時光隧道正式啟用、科普講座《捺山的來歷》。據悉1月23日,是2021年捺山科普開放日的第一天,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捺山地質公園將會分時段共計有30天的科普開日。根據江蘇省科協的要求,凡是在科普開放日期間,捺山地質公園包括地質博物館的沉浸館均免除所有游客的門票。歡迎廣大科普愛好者前來實地打卡,記者采訪到景區相關負責人,他表示:"科普是面向社會開展的科學知識、科學精神和科學技術成果的普及,它十分有利于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素質教育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捺山地質公園的定位和使命正好與此相同!"
記者了解到,捺山是1000萬年前新近紀火山噴發形成的盾形古火山,擁有神奇的幾何形態的玄武巖石柱群,擁有完整的火山爆發相、溢流相、通道相和次火山相的噴發旋迴,以及斷層、崩塌、侵入、噴發不整合等一系列地質構造現象和火山地質遺跡。為此,捺山躋身于世界十大火山巖石柱景觀地。不僅如此,捺山《時間簡史》地質博物館,采用聲光電相結合的先進技術,720°全沉浸式模擬了宇宙爆發、地球形成、火山噴發等令人震撼的自然場景。其中的時光隧道中采用透明的液晶顯示屏,分專題解讀巖石、礦石、化石、雨花石、寶石以及土壤、地貌等自然知識,堪稱國內最先進的科普表現形式。
在科普講座《捺山的來歷》中,由捺山地質博物館館長汪嘉善女士給大家帶來專題報告講座,通過人文科普和地質科普來和現場觀眾闡述捺山的由來,同時結合有獎提問互動環節讓大家更加生動和直觀的了解捺山的來歷,記者采訪到來自謝集小學的周同學,他表示:"昨天剛剛考完試,特別開心今天能夠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參加活動,這個講座我超喜歡的,學到不少知識,剛剛回答正確了我還得了小禮品,哈哈!"
最后,記者根據景區相關負責人了解到,捺山地質公園在科普開放日活動過程中,將會不斷組織新穎地科普主題,不斷生動地科普活動的表現形式,使科普開放日真正成為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探知之日、快樂之日、吐故納新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