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化石是最少上億年的樹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木質部分被地下水中的SiO₂(二氧化硅)交換而成的樹木化石。因此木化石也被稱為億萬年前的遺世孤品。據悉,在捺山雨花谷景點施工時,就地發現了一塊木化石,最終這塊木化石被保存在雨花谷內,供游客觀賞學習。
游客可從青龍壁穿越回龍洞,在回龍洞的出口處(即雨花谷內)看到被保存著的木化石。木化石又稱硅化木或樹化玉。這塊捺山發現的木化石保留了樹木的木質結構和紋理。顏色為土黃色,拋光面不透明。
據捺山導游介紹:"捺山處于1000多萬年前的古長江的入海口,不僅有主火山口,還有5個寄生火山口,是一座距今500萬年前后火山噴發形成的盾型古火山。由于當時地殼不穩,火山爆發頻繁,大批樹木被迅速埋葬于地下,繼而在地層壓力、地下熱火等交替運動影響下,樹木的物理性和化學性逐漸變化,特別是在富含二氧化硅的地下水的長期侵蝕下,樹木的細胞被石英家族的玉髓、蛋白石等所置換,所以捺山發現的這塊木化石雖然還保留著木頭的外觀,但實質上已經是百分之百的石頭了。"
據了解,捺山不僅有壯觀的石柱林,還有完整的火山地質結構,以及國內外罕見的木、骨化石群,是華東地區科學價值較高、景色壯觀的地質遺跡。
捺山地質公園為大家展示十分豐富的地學內涵,既是旅游觀賞的研學基地,也是科學研究、科普教育重要場所。